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时常会听到、看到有关猝死的报道。比如,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,因为长期熬夜、加班,突然猝死。优秀的跑步运动员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中不幸倒地猝死。 40岁出头的人突然死亡。企业高管在出差时突然去世……这些突然离开、最终连告别都来不及的人,难免令人遗憾。
什么是猝死
猝死,也称为“突然和意外的自然死亡”,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紧急情况。猝死可能是由于内科疾病因素造成的,如心肌梗塞等;也可能是外因造成的,如触电、溺水、外伤等。
哪些疾病可能导致猝死
根据病因,猝死可分为两类,即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。在全球范围内,心源性猝死占猝死总数的80%以上,非心源性猝死约占20%。一般来说,我们所说的“猝死”是指心源性猝死。
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心脏病也可分为两类,即冠心病和其他心脏病。冠心病中,以急性心肌梗死最为常见;其他心脏病包括心肌炎、心肌病等。
引起非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疾病:
★神经系统疾病,如脑血管意外等。
★呼吸系统疾病,如肺栓塞、支气管哮喘等。
★消化系统疾病,如坏死性胰腺炎、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等。
哪些人猝死的可能性更大
猝死在青壮年人群中的发生越来越多,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情况。具有以下高危因素的人被认为是猝死的高危人群。
年龄因素:猝死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,但猝死发生率以40~50岁人群最高。这个年龄段的人通常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,往往没有在年轻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。日积月累的身体健康问题,会在这个年龄段逐渐开始显现出来。如果这个年龄段的人同时存在熬夜、饮食不规律、烟酒成瘾等危险因素,那就更加危险了。
性别因素数据显示,男性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高于女性,这与男性和女性的性激素水平有关。女性雌激素水平较高,对心脑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。此外,男性的生活压力更大,情绪波动更大,吸烟和酗酒的比例也更高。这些都是男性猝死风险高于女性的原因。一般认为,女性发生心脏事件的时间比男性晚10~20年,但绝经后女性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会逐渐增加。
生活方式:吸烟、酗酒、高脂、高盐、高糖饮食、久坐、缺乏运动、经常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。这些问题虽然看似可控,但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更难改变。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。一方面,这些变化促进了心脑血管系统缺血性疾病的持续发展。另一方面,它们会在短时间内诱发交感神经过度激活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。大脑的耗氧加剧了心脏和大脑的供血供氧不足,从而诱发猝死。
情绪因素:情绪剧烈波动时,人体交感神经会过度活跃,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、心室颤动,导致猝死。平时脾气暴躁、冲动的人更容易猝死。
过度劳累、过度运动的人,往往生活压力较大,同时还伴有身体疲惫、情绪低落,甚至出现抑郁、焦虑等负面情绪。严重时还可诱发猝死。平时缺乏运动的人突然运动过多,或者身体不适仍坚持剧烈运动。这些不科学的运动行为也是猝死的危险因素,比如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的因运动猝死的案例。
肥胖和暴饮暴食 肥胖是猝死的危险因素之一。肥胖者常常会出现饮食过多或运动过少的问题,或者出现一些与饮食有关的心理问题。它们还可能伴有许多潜在的心血管疾病,如高血压、血脂异常、动脉粥样硬化等。这些会增加猝死的风险。
慢性病控制不佳: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慢性病是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。慢性病控制不佳的患者往往猝死的风险较高。
猝死前有哪些征兆?
猝死往往发生得非常突然,超过一半的人在猝死发生前几乎没有什么具体征兆。然而,猝死并非完全看不见。有些人猝死前会出现心悸、胸痛、气短、头晕、乏力等症状。猝死高危因素人群若出现以下症状需高度警惕,建议及时就医。
症状一:胸闷
如果活动后突然出现胸闷,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,往往提示有冠心病的可能。突然出现症状,表明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,随时可能破裂形成血栓,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加重甚至闭塞,导致心肌梗塞。
如果你过去偶尔有胸闷的症状,而最近胸闷的发作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,这也表明之前稳定的斑块发生了小破裂,并且随时可能发展成更大的破裂,导致急性心肌梗死。遇到这种情况,应尽快去看医生,并在医生的建议下及时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。
症状2:呼吸困难
突然剧烈咳嗽、呼吸困难、面色由红转紫、烦躁等,可能是异物堵塞气道、喉部水肿等引起气体交换障碍,表现为机体缺氧。
征兆三:心慌
心悸通常是心率增加的主观感觉,而心率不规则增加通常是快速心律失常的结果。大多数心律失常危险性较小,一般不会导致猝死,但如果室性心律失常频繁发生,就有发生室颤(相当于心脏骤停)的风险。此外,许多老年人心悸的原因是心房颤动(一种心跳速度不同的心律失常)。如果心房颤动伴有心脏传导异常,则很容易进展为心室颤动。心室颤动发作后,患者可能会在几分钟内死亡。因此,频繁发作的惊恐发作应及时治疗。
症状四:大量出汗
心源性猝死前,人体常常会冒出大量冷汗,全身皮肤湿冷冰冷。这是心肌梗塞的典型表现之一。如果你没有心脏病史,却突然出现乏力、大量出汗、心前区不适、甚至胸背疼痛等症状,千万不要大意。你一定要明白,这是身体发出的“警告”,应该尽快就医。
症状5:四肢麻木或瘫痪
中风,尤其是出血性中风,是猝死的重要原因。有些中风突然发生,几分钟内患者就会出现血压升高和四肢瘫痪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能够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,患者获得成功救治的可能性就更大。
有些中风起病缓慢,早期只有轻微症状,患者往往并不在意。一旦进展,可能会导致猝死,所以你需要更加小心。尤其是患有高血压、冠心病或房颤的患者,中风的发病率已经高于一般人群。如果出现一只眼睛视力模糊、一侧肢体麻木、疲倦或步态不稳,或者有踩棉花的感觉,就要警惕中风了。一旦出现这种情况,应及时就医。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。
征兆六:其他异常表现
如果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,甚至呕吐,应高度怀疑脑血管意外,可能导致猝死。突然昏迷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,其中一些疾病还可导致猝死。
总之,及时发现猝死征兆需要我们对身体的各种不适保持警惕。例如,很多人认为心肌梗塞表现为胸痛,但有些患者表现为左背痛、肩痛,甚至手臂痛。这提醒我们,一旦出现上述情况或其他我们无法控制的情况,应迅速做出反应,及时就医。
预防猝死的5种方法
猝死看似无法预防,但如果能在生活方式、饮食习惯、运动习惯、情绪管理等方面做出调整,是有可能降低猝死风险的。
√ 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,不要熬夜。
√ 戒烟戒酒,清淡低脂饮食。
√ 适度运动,保持健康体重;维持健康的血压、血脂、血糖水平,维护心肺功能;定期进行身体检查。
√ 保持良好的心态,避免焦虑、抑郁。
√ 培养兴趣爱好作为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。
猝死如何急救
如果发现身边有人突然失去知觉倒地,作为旁观者,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同时让患者躺下,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。
心肺复苏是患者呼吸、心脏骤停后,为尽快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而采取的急救措施。
什么是“黄金4分钟”
心脏骤停发生后,患者会在15至20秒内停止呼吸,全身组织器官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缺氧损伤。大脑是人体耗氧量最高的组织,因此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。猝死后4分钟脑组织就会受到不可逆的损伤。即使治疗成功,也难免留下神经后遗症,比如植物人状态。对于猝死的患者来说,如果能在猝死的前4分钟内获得有效的心肺复苏,苏醒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,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“黄金4分钟”。
出现猝死征兆时如何自救
一旦出现猝死迹象,患者应保持冷静,安静休息。对身体姿势没有特殊要求。当你感觉舒服的时候就躺下,当你感觉坐着舒服的时候就坐下,但除非必要,否则不要移动。如果附近有制氧设备,应在家人或周围人的帮助下尽快吸氧,同时立即服用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,如咀嚼硝酸甘油等,并放在手下。舌头。心绞痛患者通常会在两分钟左右感到疼痛。如果效果不好,10分钟后可再含一片硝酸甘油舌下,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。
服用硝酸甘油的注意事项
√ 硝酸甘油的正确服用方法是舌下含服而不是吞咽。使用后,请注意可能因血管舒张而发生低血压。
√ 硝酸甘油应避光保存。
√ 对于确诊冠心病或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,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。但为防止药物因温度过高而失效,不宜靠近身体放置。
√ 注意硝酸甘油的有效期和剩余剂量,确保需要时能立即服用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syshuyu.com/html/tiyuwenda/12960.html